描述
課程介紹
比起拉筋,更應該放鬆肌筋膜
在拉筋伸展、痠痛和疼痛自癒的風潮之下,「肌筋膜按摩」開始流行,大家也漸漸聽到「比起拉筋,更應該放鬆肌筋膜」的說法。雖然肌筋膜的概念在醫界、整復界行之有年,但一般民眾對於這個身體組織並不熟悉。究竟什麼是肌筋膜呢?
乍聽「肌筋膜」這個名詞,你可能會覺得有點陌生,其實,肌筋膜就是字面上的意思:「包住筋肉的一層膜」,是身體裡面結締組織的一種。肌筋膜位在皮膚之下,不只包住肌肉,也包住了脂肪、骨骼、血管,對這些身體器官和組織,有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。
肌肉跟筋膜的關係
我們訓練肌肉的時候,會透過讓肌肉收縮的向心運動,還有肌肉拉長的離心運動來讓肌肉增強,但是收縮的運動會讓肌肉像是「打一個結」,拉長的運動則會像是「擀麵團」,一個太厚、一個太薄;而筋膜是肌肉上的結締組織,肌肉在施力的時候,是藉由筋膜來保護的。 筋膜連結肌肉跟骨頭之間,同時也在肌肉外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所以筋膜其實有好幾層,可以想像一下,一團肉被保鮮膜包住、再包住骨頭,所以無論是骨頭的運動還是肌肉的運動都會牽扯到筋膜;而筋膜雖然很有彈性,但不像肌肉一樣可以收縮、拉長這麼迅速可以改變,過度的拉扯肉塊一定會把保鮮膜弄破,或是繃得很緊。 不過跟保鮮膜還是不一樣,筋膜是有彈性的組織,拉筋動作像是弓箭步、坐姿體前彎可以幫助韌帶、肌腱等連接關節的組織,還有緊繃的肌肉放鬆,而適度的按摩則可以幫助筋膜放鬆。

筋膜須放鬆的理由
筋膜這種組織,很容易黏著在肌肉或內臟上。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,或持續相同動作就容易變得僵硬。除此以外,精神方面的壓力、中樞神經或呼吸功能的問題、受傷等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沾黏。
然而,身體內沾黏住的筋膜,由於無法彎曲以及缺乏柔軟度,因而發揮不出原來完整的功能。
此外,筋膜連結著我們全身各處,會連動性地發揮機能。如果當某一處產生沾黏情況時,經常會影響到其他部位,使得沒有沾黏狀況的部位機能隨之弱化,結果可能會讓其他地方也開始產生疼痛。
當筋膜有沾黏的情形時,並不會自然地恢復正常。需要改變動作或習慣,並透過筋膜放鬆來加以緩和。
另外,若是我們能夠在平時就進行筋膜放鬆,則有助於預防沾黏情況的發生;而持之以恆地執行,更能夠幫助改善身體的活動狀況。
怎麼放鬆筋膜?
當壓力壓在肌肉上的時候,肌肉上的受器會把「有壓力」的訊息傳到大腦,大腦會命令肌肉放鬆,避免受傷,而這個過程就是把變厚、變薄的肌肉重新恢復到一樣大小的狀態。但是壓力不能超過肌肉的負荷量,所以多半會用深層按摩、或是泡綿滾筒的方式,來控制力道。
放鬆筋膜的時候,可以用滾筒先滾過全身的部位,找到從最痛的地方開始下手,因為最痛的地方通常是最緊繃的地方,而最緊繃的地方,不一定會在平常出現症狀;比如右腰筋膜很緊,可能會影響右腳走路,讓膝蓋疼痛,所以如果沒有按摩筋膜,只覺得膝蓋疼痛就按摩膝蓋,是沒辦法真的解除疼痛的。
另外,因為不能給肌肉過度的刺激,所以按摩或是滾筒都需要在週邊的範圍來回,不能只停留在一個點上。也就是說,如果想要按摩手臂的筋膜,要整個上手臂、或是下手臂一起按,不能只按那個最痛的痛點。 而按摩或是用滾筒,都要緩慢的進行,如果按得太快,雖然的確會刺激到肌肉,也會增加血流的速度,讓肌肉能有比較多的氧氣來恢復,但是按得太快,不足以讓變得太厚、太薄的肌肉恢復到正常的狀態,所以放鬆筋膜的效果有限。
而且按摩筋膜,會讓筋膜細胞重新恢復充滿水分的狀態,讓它可以自行修復,所以不能天天按,最好跟肌力訓練一樣,2~3天做一次,給肌肉、筋膜自己修復的時間;如果隔幾天再按還是一樣痛,表示可能日常生活中有不正確的姿勢持續傷害,或是筋膜累積的受損需要比較長時間修復,這就要多按摩幾次,千萬不能「急」。
原網址: 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8593
Copyright © HEHO 更多健康:https://heho.com.tw
放鬆筋膜的好處
當筋膜變得僵硬時,關節及周遭就容易疼痛。嚴重時,有可能連站起、坐下、步行等日常動作都有問題,以下是放鬆筋膜的好處:
- 提升運動表現
- 緩和關節疼痛
- 讓精神安定
- 改善淋巴循環
- 增強肌肉力量
- 強化呼吸機能
- 強化顎關節活動
- 提升柔軟度
- 提振精神
下單結帳流程
Wendy Chiu 老師近期開課